文|暂代 图|田戈
我当年战斗过的马崩哨所位于现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崩村公所大火焰村东北侧无名高地。该地区谷狭坡陡,多为石丛林地;哨所西侧1公里处,一条马路通往两国浅近纵横。1979年战后,麻栗坡县人民武装部奉命在大火焰村东北侧无名高地设立哨所,扼守要点,控制边境通路。原董干区人武部抽调17名民兵骨干组成马崩哨所,编成3个战斗小组。第一组扼守1715高地东南侧山丫口,防止越军从大卡方向攻击;第三组坚守哨所南侧无名高地,茅拜方向;第二组为机动组,随时准备支援一、三组战斗。
该哨所民兵曾击退越军1个特工加强排的偷袭战,毙敌1名,伤4名。缴获定向地雷4枚,松发雷5枚,导火绳64米及部分物资。民兵伤4人,哨所荣立集体一等功。此外,哨所民兵还先后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被成都军区授予先进民兵哨所和钢铁民兵哨所。哨所民兵杨昌荣、顾永良曾伏击入侵之敌二次毙敌三人,伤敌两人,缴获冲锋枪4支。两人分别荣立一、二等功各一次,杨昌荣被军区授予民兵战斗英雄称号。(注:杨昌荣后于在前往广东打工途中遭遇车祸身亡)
哨所大门依旧
这是当年哨兵在乱石上修起来的娱乐场(就是后面这张老照片所在地)
当年不满17岁的我还是一个天真的小伙(照片保存不善损毁)
当年种下的白杨树苗如今已成林
坚固的营房依旧(此处当年被越军偷袭时安下了三棵没来得及引爆的定向地雷)
哨所“最后的战士”罗红军1984年上哨所,如今仍坚守在这里管理营房
当年我们的生活用水全靠这条战壕蓄积雨水
坚固的战壕、防御工事全是哨兵自己动手修建
悬崖上的单兵掩体
对茅拜方向通道的重机枪工事
坚固的重机枪工事
重回故地,却没有专业人士为两生死战友照张象样的照片
遗憾的照片
主峰掩体旁边的观察哨位(后面这张损毁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遗憾至及,珍贵的照片成这个样了
主峰一侧的高射机枪工事
主峰坚固无比的战壕
主峰防炮观察哨位的掩体,每天晚上一个战斗组的战士住宿
“最后的战士”罗红军,如今孙子都与他驻在了哨所
夜间拍摄的两棵小草似乎在向我述说当年的战斗情景
夜间拍摄的通往主峰的战壕
主峰掩体“我在阵地在”的标语还依稀可见
这是我当年的照片,“我在”两字受损原样修复过
保存相对完整的照片,自己感觉当年还是有点帅
当年亲手种下的白杨树苗如今已成林(夜拍)
夜幕下的重机枪工事
射击孔外看到的是现在通往越南普棒的公路
这些白杨树就象当年的哨兵
当年哨所防御正面——大火焰哑口
当年哨所防御左侧——茅拜哑口
当年防御右侧——老国际水井哑口、大卡方向,公路为战后修建
下面为《老山情》一书对马崩哨所战斗的报道
下为当年越军偷袭时所在的决战地如今已成了交易市场,远处白杨树林靠左为哨所营区
下为在马崩市场上交易的越南边民
从马崩交易市场到越南普棒已有公路直连接(国境线为起点、终点)
在董干镇普弄村公所担任副主任的同学冉以文准备当向导前往越南普棒镇
与哨所战友、战后担任董干镇普弄村公所书记的王昌福
自己在曾经守卫的国境线边单独秀一把
最后将从哨所阵地上拍摄下来的小白花敬献给在老山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评论